若我們所提供的資訊能幫助的到您,除了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,也請分享給其它需要的朋友們唷^^

2012年11月14日

【地產專欄】張金鶚:從「蝸居」到「籠民」,看22K青年的悲歌!

【地產專欄】張金鶚:從「蝸居」到「籠民」,看22K青年的悲歌!政府過去太重視「住者有其屋」,期盼資源扭轉,改重視租屋市場
台北市高房價引發民怨,買得起房子的人,為了還房貸而成為屋奴,而買不起房子的,租屋市場卻亂象百出,如今,在台北市精華區,及新北市交界處,竟出現居住空間0.8~3坪的「籠民」現象,難怪大家都大嘆「台北居,大不易」。



兩岸房市怪現象─蝸居、蟻族、籠民
前幾年,中國大陸有一齣電視劇《蝸居》熱播,該劇描寫一群無力購屋的小老百姓,幾戶人家共同蝸居在一處房子內,引發人們對高房價,以及無力購屋的現實強烈認同感,不少人感嘆:在中國做一個普通人,活得竟是如此地累!
但這齣戲上檔不到一個月,卻遭到下檔之命運,主要是地產開發商怕輿論一邊倒,影響到房屋的銷售,而房地產又是中國政府改革開放以來,引以為「經濟火車頭」的重點產業,因而,一紙命令就停播了。
在《蝸居》之後,連「蟻族」都在中國出現,這種在香港及大陸出現的現象,雖也感同身受,但畢竟哪是在對岸,可是,當媒體報導「台北籠民現象」,也就是中南部到台北討生活的年輕人,因為薪資不高,卻想存錢的情況下,不得不選擇委身租金極低的雅房,但居住的平均面積只有0.8~3坪。
我一直對「0.8坪」存疑,認為這可能是假的,但當媒體以照片,甚至以聳人聽聞的「棺材」兩字來形容,這是讓人很難以想像的,卻活生生出現在大台北地區,讓我大為震撼!
昔日為無殼蝸牛、今日卻為籠民
二十多年前,為了抗議台北的高房價,「無殼蝸牛聯盟」曾發起夜宿東區街頭,但二十年過去了,台北的高房價問題依舊存在,即便「無殼蝸牛」在年前又再度走上街頭,但政府的房市政策,仍是不斷提供絕大部分的住宅補貼資源,鼓勵人民購屋;即便內政部端出了「租屋補貼」,符合資格者每月可獲3600元房租津點,但該筆預算相較於幾千億元的購屋貸款來說,根本就是聊勝於無。
如果就媒體報導的,這些籠民每月的租屋租金在3000元,若再加上3600元房租津點,應可租到較好環境的房子,但事實不然,很多房東因為不想繳稅,因而不願出具證明,間接形成「租屋補貼」政策看得到吃不到。
再看一年前,當時的行政院長、現在的副總統吳敦義為了平息「高房價」的十大民怨之首,丟出了「合宜住宅」的錯誤政策,以板橋浮洲合宜住宅來看,自推出以來,因為每坪售價低於周邊行情,單是板橋浮洲合宜住宅就引發2.5萬人的登記熱況,但曾幾何時,擠破頭的登記,有幸中籤者,竟有1/4放棄,原因之一竟是怕自備三成的「頭期款」不足。
合宜住宅對弱勢照顧有限
而4455戶中,雖規定其中要有10%的出租戶,以照顧中低收入或弱勢族群,但以每坪320元租金,最小坪數的20坪來看,也要6400元,會不會也有人「租不起」呢?我蠻擔憂的。
根據內政部的「住宅需求動向調查」指出,已經在台北市買房的家庭,約需14年不吃不喝才行;原本,「買不起房子」,很多人也都認了,只是沒想到,連租屋市場都出現「籠民」現象,且就在台北市信義區及中山區的一些角落裡,以及在新北市三重及新莊交界處。
當台北市豪宅的每坪房價,往上喊到「200萬」、「300萬」,在社會底層,卻有人為了「3000元」勒緊腰帶、犧牲居住空間;當政府為因應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,提出「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」,其中,有關「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」的補助金額為「22K(2萬2千元)」,沒想到,卻成為大專畢業生出社會進入職場的薪資天花板。
政策資源該扭轉 租屋補貼應優於購屋
當然,這些22K青年或經濟弱勢者,假以時日,有人會飛黃騰達,只是,當他們的起步點,卻有人為了存錢而成為「籠民」之際,「籠民」的存在,是政府過去長期不重視租屋市場所致。
我認為,政府的住宅政策,已到了該「資源扭轉」,重視租屋市場,將大部分的補貼資源經費放到租屋市場的改善上,再者,想想看,台北市有十多萬戶空屋,新北市也有三十多萬戶空屋,政府首要之務是修法,促使空屋率下降,並能有效地轉為出租市場,提供較好的租屋環境給弱勢租屋者。
(張金鶚教授口述、編輯整理)
【地產專欄】張金鶚:從「蝸居」到「籠民」,看22K青年的悲歌!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


Yahoo!奇摩房地產編輯部
原文網址:奇摩房地產